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当前简讯:聚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变革,通州区以作业为切口促进教学提质

来源:千龙网2023-04-27 11:55:41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三种运动,学习之后,大家通过手绘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对你们的作品进行了花边设计。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交流大家的作业和思考……”4月26日,在通州区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上,通州区中山街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六班的孩子们正在经历一堂不一样的数学课。  

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主题是“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聚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变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该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教育集团承办。     


(资料图)

以作业为突破口进行单元知识整体建构

“我给大家分享的思维导图主题是图形的平移,大家看,我设计的花边也用到了平移原理……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建议吗?”4月26日下午,在中山街小学四年级六班数学课上,一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作业。  

“我想给你补充两个要素”,台下一位同学举手发言道:“一个是平移的方向,一个是平移的距离”。台上同学们分享方案后,台下同学自然地互动起来,老师在一边引导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一边为同学们探讨出的知识点“划重点”。  

“接下来的任务是,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把这个格子盘上的笑脸复原,需要几步?有几种方法?”老师抛出问题后,同学们踊跃举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当一位同学给出“一步还原”的“终极大招”时,同学们都发出了“哇”的惊叹声。  

听完这节课,作为此次研讨会的点评专家,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武维民的一个感受是:“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我相信学生也是带着期盼想走进下一次课堂的。”她观察到,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是自然的、自发的——“我想上去说一说”“我想给你提个建议”,武维民认为,这种认真倾听之后的反馈难能可贵。  

武维民进一步指出,这堂课以“思维导图”作业为突破口,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单元整体知识建构,这样的作业发挥了诊断性和改进性,指向的是拓展和实践,也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对于推进学生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这个角度出发,武维民认为,这堂课恰恰体现了整体建构的理念,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构”发掘平移、旋转、轴对称三者之间的共性,让整个单元的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知识学习的结构化。学生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提取相关知识进行解决,才是真正的知识迁移能力。”  

这只是此次研讨会多节展示课中的一节。在研讨会第一阶段,中山街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5个学科、8位教师以作业为切入口,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助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达成。  

作业从压总量、控时间转变为调结构、提质量  

作业作为教育教学和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及“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以作业研究为切入口,中山街小学教育集团开启了研究与实践之路。  

“溯源以往作业问题发现,传统模式下作业功能单一,目标指向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设计缺乏整体性、序列性,分课时作业设计零碎不成体系,站到单元高度统筹协调不够……”研讨会上,中山街小学校长王晓慧和团队分享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历程与结论。  

团队研究发现,对于作业的功能,大多数教师认为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是对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督促手段,只赋予作业监督和检查课后学习的功能。从作业设计的角度看,教师对于作业整体设计的能力不足,缺少探究性、实践性、跨学科、长周期等综合类、生活化作业。“这种观念下的作业仅仅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强调作业带来的短期利益和目标速成。”  

如何从“压总量”“控时间”,转变为“调结构”“提质量”?在分析思考中,王晓慧和团队认识到,应力求将作业融入学习活动中,以发挥作业的诊断、甄别、引导、促学等评价功能,让作业成为诊学利教的支架。  

具体而言,从作业目标上看,除了知识技能,还特别关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道德品质、实践创新等素养;从内容上看,不仅包括学科知识技能的巩固,还包括拓展类学习任务与活动;从形式上看,巩固性、诊断性、发展性相结合,个体性与合作性相结合,长短作业相结合;从结构上看,横向与纵向衔接,整体设计作业体系;从诊断功能上看,对课程目标和内容、作业目标和内容兼具诊断调节作用。  

在上述研究结论指导下,老师们立足于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内涵,遵循统整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原则,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评价,系统设计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方式,力争设计的作业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的整体性、素养培养的全面性和自我养成的过程性,发挥作业作为评价手段的目标导向与增值评价功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  

在作业中涵养学科育人价值  

此次研讨会上,还展示了老师们的作业设计成果。以跨学科课程作业为例,老师们结合各学科的学习内容,确定了“我住运河边”的探究主题,引导同学们开展跨学科主题性探究,并将探究成果进行创意物化。  

在“我是运河小导游”这一专题中,老师首先确定了研究运河景点布局、绘制游览路线图、中英双语介绍运河美景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利用周末、假期游览运河景点,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为活动做好准备。  

接下来,“小导游”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合理规划了旅游线路,利用“方向与位置”绘制游览路线图;撰写“导游词”,从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精雕细琢,逐步完善,尝试用中英文向大家介绍运河古迹和运河两岸的特色植物;基于本组的景点介绍,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绘制色彩明丽的配图。  

一切准备就绪,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大运河畔举行了“最佳小导游PK赛”。每班选出1名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为大家讲解大运河沿岸的风景名胜。最后,以“我是运河小导游”主题宣传册的设计,作为本次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物化成果,并将作品成果进行展示。  

“此次作业的完成涉及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学科。”与会专家指出,通过“我住运河边”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的身体感官和思维情感参与探究,在任务活动型、体验型、协作型的作业中涵养了学科育人价值。  

研讨会上,北京市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在发言中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找准小切口,开展研究实践,要有立足“双新”、寻根问源破坚冰、开新局的魄力,要有持续研究遇困难、有韧劲的学习力,要有探索实践寻求最优路径的实力。“要做副中心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设者,基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通过‘捕捉每一点、每一刻、每一步的微光’的系统化评价,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突破,走向自我成长。”

x 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