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什么叫真正的全员绝色?大概就是初代导演镜头里的中国女性。
【资料图】
周末羊看了一天的视频混剪,惊觉内娱竟然还有过如此动人、明媚的时代。
现在网上总有人开玩笑说当代内娱普女盛行。
但在四五十年前影视产业正式被大众接纳的年代,银屏中的女性形象却几乎是中国影视史上最灵动的。
初代导演的审美有多绝?羊先看图说话
初代导演,拍出了最美的女性面貌
首先把概念给大家捋一下:羊所说的初代导演不是完全按照标准的的时间线划分的,而是改革开放前后的那一批导演。
不同的时代文化,造就了他们“流动”的审美风格。
所谓流动,就是演员风格的不固定性。
比如现在提起新疆美女,我们想起的都是苗条、瘦弱的骨感美女形象,除了五官之外,举手投足间的新疆感都不够强烈。
而这种骨感精致的审美风格目前在全世界都泛滥着。
与现在不同的是,初代导演爱拍民族片,更爱拍民族美人。
初代导演镜头下的民族美人没有特定的审美取向,面部线条也许不够锐利,五官分布也许不够精致,但一抬眼便是似水柔情
演员可以没有所谓的完美的头身比,直角肩,但丝毫不影响民族韵味
初代导演挚爱的不是演员,而是风格与风情。
什么是民族性?
演员的头饰、衣物必不可少,同时也要具有一种明艳的异域惊艳感
比如在拍摄新疆人时,导演并不会那么关注五官的精致度,反而更注重与面部的整体和谐性,并且格外突出眉眼。
眉眼分明是新疆人的特点,也是新疆美人的必备特质。
她们的眼眸中有光,有故事。
初代导演镜头下的民族女神往往具有极强的民族性,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核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演员对民族气质的拿捏是否得当。
演员不仅需要外貌上的匹配程度,肢体表达也需和民族契合。
体态,动作,神情…
她们身上的每一处表达都要有民族韵味存在
初代导演不仅聚焦于个人,集体群像也是非常重要的拍摄对象,地域性的概念永远高于某一个特征。
所以在当时的片子中,我们看到的民族美人通常是鲜活且灵动的,而这种自然感其实也是源自于导演对周围环境的塑造。
若是观察得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每位演员的眉形、轮廓、妆造、发饰等都不尽相同,在保留民族性的基础上,也兼顾着演员与众不同的个人气质。
初代导演镜头下的民族美人,远不止古力娜扎和迪丽热巴。
所以在四五十年前,若是提起民族美人,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不同的人物画面
除了民族美人之外,汉族美人也都多种多样。
导演在选人时不会刻意追求所谓的小V脸,“面若银盘”也能演绎出千娇百媚
古代美人的丰腴感也能丝毫不差地展现出来,大唐风韵绝不像后世一样流连于瘦弱的躯体
明艳大气的长相是当时最流行的风格。
演员的美并不靠妆造和后期技术,五官本身就足以支撑起镜头
初代导演并没有像现在那样对轮廓和骨相有那么深的执念。
底子不错的五官组合在脸上,演绎出的是一种更加落地,带有亲近感的美
有钝感的面孔不会被排斥在银屏以外。
细眉+微垂的眼角,把女子的愁丝完美诠释
小清新也不是日本独创。
早在四五十年前,渔夫帽,大海和日光的配置就已经被构建在初代导演的镜头中,清新感十足。
肉感绝对不是贬义。
在那个年代,肉感体现的是少女的生长感与活力感,对美人的定义绝不是清汤寡水的骨感和单一的造型塑造。
而这就是初代导演镜头下的中国美人——
有本土性,有民族性,可以娇艳美丽,也可以力量十足。
我们在怀念她们时,
到底在怀念什么?
相信宝子们和羊一样,顺着美图一路刷下来,内心一定有种被美到的感觉,因为这种多元美在现在的内娱似乎是不存在的。
的确,初代导演的审美风格一直独立于后世导演。
在影视产业刚刚进入主流的年代,他们为何能保持审美的独特性?
角色永远大于个人
初代导演的审美模式之所以具有流动性,是因为他们的选角审美几乎是跟随角色走的。
一个默认的原则:角色塑造永远大于演员个人。
比如82年《红楼梦》要开拍的消息放出来时,所有人都在猜测林黛玉的角色最后会定于哪位大牌。
很多人猜是刘晓庆,结果83年《大众电影》就公布了启用新生演员。
消息一出,林黛玉的角色就收到了三万多份的报名信。
林黛玉是个漂亮姑娘,但在所有来信中,陈晓旭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精致的,但无气质却和林黛玉完美贴合:瘦弱,犹豫,多愁善感。
而她之所以能在三万人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这浑然天成的独特气质。
“我宁可要这个气质,也要选她当林黛玉。”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角色塑造的成功。
漂亮是唯一的答案吗?当然不是,至少在当时不是。
除了林黛玉以外,迎春的选定是因为选角导演偶然在路上碰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姑娘;妙玉是皮鞋厂的临时工;元春则是普通的售货员。
她们都没有很好的背景与绝对完美的漂亮长相,但却共同演绎出史上差评最少的《红楼梦》系列。
当演员的个人魅力完全为角色服务时,经典则因此诞生。
而和《红楼梦》选角逻辑不同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里千娇百媚的女妖精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漂亮。
漂亮是“引诱”唐僧的“必要条件”,所以当初剧组确实是找了很多漂亮姑娘。
但“漂亮”二字是有条件的。
比如杏仙子需要的是清丽、出尘的长相
女儿国国王需要的是端庄与柔情兼备
如果把角色塑造更具象化一点来说,你会发现初代导演和后世导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手下的美人往往以一个形象最为知名。
比如陈晓旭就是林黛玉“本人”,不管她出名后又饰演了什么角色,她依然是林黛玉。
这不是因为她们的演技不精,而是因为她们被选出来就是为当时的初始角色服务的。
找最合适的人演最合适的角色,是初代导演的初心。
而正是因为这份初心和无条件忠于影视的责任感,才让四五十年前的中国涌现出了那么多的荧幕经典。
初代导演的纯粹性
什么是纯粹?
不加任何粉饰,便能成就经典。
首先是演员的纯粹性。
羊在上文说了,纵使当时那批演员在颜值上没有现在内娱那样追求绝对的精致,但她们和角色的互相贴合却成为了个人在行业中最好的名片。
纯粹性不光在选角上要有,导演组自己的初心也很重要。
为什么初代导演拍了那么多民族美人?
因为那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后,文化层面的精神需求比以往要大,而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扶持又是国家的目标之一。
从世界范围上来将,少数民族能代表中国的本土性。
他们拍新疆,拍蒙古,拍西藏,实际上拍的都是中国故事,展现的是中国形象。
初代导演对民族性的执着也纯粹到令人动容。
比如谢飞的《黑骏马》就是利用奶奶对怀孕少女的包容态度去展现蒙古族把对自然的领悟融合到了自己的生命理念当中。
再比如《不当演员的姑娘》其实就是新疆本省的“自我介绍”。
新疆风貌、新疆奇观、新疆人群、新疆特色全都在这部电影之中,通过荧幕把新疆这个地域概念输送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初代导演之所以是最特别的一代,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太多的时代性。
他们想要输送的理念往往大而具象,融合着家国,民族,以及深深的文化认同感,所以他们拍摄的对象也通常是民族和名著。
我们总说,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审美,而那个时代的审美也永远都不会复制了。
艺术作品的真诚是最好的名片,纯粹是最佳选择。
为什么我们最怀念那个时代?
因为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最能打动人的永远不是精致完美的演员,而是美丽的面孔背后最纯粹最赤诚的心。